盡量選擇見面交易,確認貨物的真實性,打消感性錯覺,通過理性的查證方式,弄清物品的真正主人,如請對方出示身份證和有關有效證明等,既可以避免發布虛假信息只收錢但沒有貨物,又可以當場驗證是否真的有貨物運輸。
對于要求提前支付信息費或半路支付信息費的情況,盡量使用“支付寶”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交付信息費、定金,而不要直接使用銀行付款或其他沒有保障的付款方式。
貨主發貨時一定查看物流企業資質及對方的身份證,運單票據一定要寫清楚運費、計算方式、付款類型,務必有承運方的簽字蓋章。
司機從配貨站到貨主的過程中,*好不要輕易付信息費,首先要驗證配貨站的相關證明并簽訂運輸合同,待貨物裝車與合同相符為止。
看對方是否具有簽定合同的資格;看對方的經營范圍和方式;看對方注冊資金數額;要注明合同履行地點、時間、產品質量標準、付款方式、雙方權利、義務及違約處罰等。
對貨主,一定要驗明身份和電話,多方面、多渠道核實對方身份及電話信息,有的騙子手機號碼已經在網上多個地方被公布出來,盡量讓對方提供座機號碼和住址,打一下這個電話,查一下電話真偽,核實一下身份,并簽訂合同,查看違反合同等條約,貨物裝好才付信息費。
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,特別是煙和飲料等,在意識到身體不舒服時,要及時報警。